机械技术系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崇德瀹智 笃行至善
校友风采
《光明日报》、《浙江日报》大篇幅报道我校校友、“机床奇人”潘旭华(机械优秀校友) 发布时间: 2013-01-15 00:00:00       访问次数: 2842

        《光明日报》今日一版头条以《“机床奇人”潘旭华》为题报道了我校潘旭华校友的先进事迹;此前,《浙江日报》于1月8日以第一版标题导读、第十四版(人文版)刊载3500字专题报道《三问“潘旭华现象”》。

          潘旭华,1981年毕业于我校(时名浙江省机械工业学校)机制专业,现为浙江亚微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2008年,由苏州亚微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担任组长单位、潘旭华校友主持,我校担任副组长单位,张耀、黄兴红、黄文广等5位教师共同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汽车曲轴随动磨削机床及其相关工艺》立项。经过双方4年多的努力,终于攻破难关,研制出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的曲轴随动磨床、凸轮轴随动磨床。2012年4月,项目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鉴定;2012年12月,项目再次通过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

 

《光明日报》电子报链接地址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3-01/15/nw.D110000gmrb_20130115_1-01.htm

 

“机床奇人”潘旭华

《 光明日报 》( 2013年01月15日 01 版)

        他,一个无职称、无正式项目研究经历的中专生,凭什么承担国家“863”项目,率先闯出了世界先进机床的创新之路?这个疑问,正是国人的普遍问题。

 

        或许,当一个个创新人才从偶然事件成为必然事件之时,就是“钱学森之问”破题之时,就是无数中国梦成就之时。

 

        现在想想,去年12月的那场鉴定会只是再一次对潘旭华的肯定。

 

        在浙江上虞浙江太阳股份有限公司和春晖集团的工厂里,国内最顶尖的机床专家会聚这里,对潘旭华研制的机床进行鉴定。

 

        似乎是实力悬殊的开场——

 

        英、日的机床外观精致、豪华,潘旭华的设备更像“丑小鸭”;进口设备主要的易消耗品砂轮、磨轮、冷却液都是价格昂贵的国际顶尖产品,而潘旭华的设备易消耗品都是价格相对便宜的国内产品……

 

        但,结果令人称奇——

 

        在同样严苛的检测标准和测试条件下,相同零部件的加工精度,潘旭华机床加工的产品均优于国外最先进同类机床的加工产品。更为关键的是,潘旭华研发的机床,因成本低廉,可同时满足高端产品和低端产品的加工需要。

 

        那一天,新华社发布了这样的消息:可以掌控万分之一毫米细微移动的超精密加工装备核心技术在中国取得突破。

 

        此时,“机床奇人”潘旭华已是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这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863”重点项目科技成果,意味着汽车等各类机械设备的发动机有望延长寿命、降低油耗,中国制造的发动机有望第一次“驱动”到国际先进水平。

 

        小老板误打误撞钻研数控机床

 

        一个没有专业知识训练的人怎么就误打误撞走进数控机床,还走到前沿?

 

          其实,在没成为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之前,潘旭华就是一个如魔术般地重叠一体的名字——他是梨耙厂最年轻的技术骨干;他是小镇柳城坐拥千万资产的民企老板;甚至还以“三无人员(无大专以上学历、无职称、无前期立项项目研究经历)”的身份,获得了“863计划”特批“通行证”。

 

        一路从质疑声中走来。

 

        人们根本不信,他怎么就能拿到审批条件和程序极为严格的国家“863计划”项目?他怎么会拥有近40项机床研究的国家发明专利?

 

        是奇才?

 

        有那么一点儿。1981年,潘旭华中专毕业到梨耙厂,就被同事誉为“能解决任何技术难题的怪才”;1991年,潘旭华发明了特别适合南方水田耕作又省时省力的耕耙犁;1993年,他离职创业。10年后,他创办的南方齿轮厂成为柳城最知名的企业;2004年到2006年,他制造出了高精度的静压导轨,并且居然只花3年时间,把它发展成数控外圆磨床……

 

        却也不是。

 

        潘旭华对机械创新的痴迷程度和专注精神是朋友们皆知的。在无数次失败中,人们看到了他的另一种天赋:从不灰心,立即转换思路,继续执著地往前走。

 

        他喜欢让机器不断“生长”。在他看来:任何东西都可以无限进化,包括机械设备,因此要始终保持高度的“理性自信”。

 

        正是这种“机械进化论”,让潘旭华在研究过程中,能够不断“偏面掘进”,在搞定静压导轨这个机床的基础后,居然研制出了连他自己原先都想象不出来的各类复杂机床。这与现在许多科研工作者往往先注重设计整体、再关注局部不同。也许这是让潘旭华大获成功的诀窍之一。

 

        越来越接近梦想。从柳城到金华到上海到北京;从技术员骨干到专利拥有者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成果拥有者;从开始研究静压导轨技术,涉足高精度数控机床领域,到研发出世界先进的数控外圆磨床,到研制出跻身国际先进行列的曲轴、凸轮轴随动磨削机床,使我国高端数控机床技术取得关键突破。

 

        不一样的“863”项目入选者

 

        过去,国家“863”计划都是从教授、博士中挑选人才、授予项目。潘旭华有幸成为国家“863”计划打破常规、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的特例。

 

        比如,分量颇重的“定点指南”,以往只下给一个单位,而那次,破天荒地下给了一个普通人!特批文件下达的过程,前后不到半年时间;而别的“863”项目,从问题提出、论证、答辩,到审批立项,最起码要两年时间。

 

这源于他的实力。

 

        上海机床检测中心和国家机床检测中心的两份检测报告,记录了潘旭华发明的液体静压导轨无法让人平静的测试结果。

 

        看到那一组国际领先的关键测试数据,时任高新技术产业化司司长冯记春、副司长戴国强当即决定,会一会这位“奇才”。因为数据表明,当时的潘旭华已经解决了磨床加工精度的基础问题,而这是国内尚未被攻破的难关。

 

在冯记春的办公室,冯记春、戴国强第一次与潘旭华闭门会谈了45分钟。

 

        “为什么是在你们‘杨柳镇’做出了世界领先的技术设备?”戴国强脱口而出。由于对这个在机床行业从未听说过的地名很陌生,他把“柳城镇”说成了“杨柳镇”。

 

        潘旭华没有直接回答,他掏出了自认为能够研制成功的一系列的设备技术清单:叶片磨床、齿轮磨床、随动磨床……

 

        戴国强说:“高精度随动磨床是机床领域最难的技术工艺之一。”

 

        潘旭华马上说:“如果国家有需要,我就先研制随动磨削机床!”

 

        一直在一旁认真听着的冯记春当即表态:“10天以内,我们派专家来实地了解!”

 

        一个中专生只用3年时间就搞定了高校和国企科研人员在大型实验室几十年都没研发出来的机床工艺?有的专家根本不信,他们的表示是拒绝。

 

        第三批专家来了。“思路开阔、方法独到,他能做出世界领先水平的机床!”看完潘旭华研发的东西,专家组组长、北京第二机床厂总工程师陈耀昌这样向科技部汇报此行结果。

 

        谁的成果好,就相信谁。在和国内多家单位的比拼中,从“相马”到“赛马”的转换中,从特批到授权的过程中,潘旭华得到了一条从未想过的“专用跑道”。

 

        “要对得起这份信任!即使‘倾家荡产’,碰得‘头破血流’也值。”潘旭华要把“犁耙耕上天”。

 

        倾尽家当,“小作坊”叫板“大系统”

 

        无疑,这就是“门外汉”冲击世界先进、10年比拼100年、“小作坊”叫板“大系统”的艰难逾越。

 

        “经常在凌晨两三点接到他的电话,给我讲解正在攻克的技术难题和机床设计的下一步思路。”员工詹为群说,他知道老板的这些灵感并不是上天恩赐,而是来源于日思夜想。

 

        “为什么你做得出来,别人做不出来?”这是每一个见到潘旭华的人,都要忍不住反复问的问题。

 

        潘旭华清醒地说:“我唯一的优势只是比别人多想一百种方法。有些想法是很荒谬的,但绝不是胡思乱想。而且,想的方法要比试验的方法多10倍以上!”

 

        他越来越有舍我其谁的气概!

 

        自己的两个工厂先后卖掉了,筹到近5000多万元投入到研发。他失去了每年数百万元的收入,把自己推上了倾其所有搞研发的“华山一条道”。

 

        身边的人不解:“科研型的老板就已少见,为科研敢于倾尽家当的老板压根儿就没见过。”

 

        “第一代液体静压导轨是老板按书上的原理摸索造出的,第二代几乎改变了书上的模式,第三代则完全颠覆了书本内容。”工厂员工谢陈宝说,他的脑子里就像有个巨大实验室,里面装着无尽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潘旭华说:“所有的图纸都保留在我的脑子里。要使每个零部件组装成一台完整的机床,一是要对机床的所有结构、数据都须烂熟于胸,取用就像计算机一样方便;二是要求设计思路简便优化、逻辑关系十分清晰。”

 

        即便拿到国家“863”项目,即便专家一次次地肯定,他依然换不来周围人百分之百的信任。此时,浙江师范大学却对他投来了关注的目光,尽管“待遇任由本人提出、不限具体目标任务、来去自由”等承诺对他毫无吸引力,但时任校人事处处长的周瑞法连续数月的“软磨硬泡”让他大为感动。

 

        潘旭华最终被聘为浙师大特聘教授,学校为他攻克“863”计划项目提供了各种支持,组建科研团队、成立了精密机床研发中心等。

 

        思考,就是他与众不同的标志,他希望更多人能感受到那份欣喜。走上讲坛,他把“不断试错”的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大胆去想、大胆去做、大胆出错”。

 

        他的学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93班周泽斌这样告诉记者:“我还记得那段时间,睡觉前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思考潘老师布置的作业题,原来创新这种东西真的是越想越多的,推翻了一个就会有另一个更成熟的想法冒出来,那种感觉很好。”

 

        潘旭华坦言,即使微小的创造发明,其过程都是艰苦卓绝的。

 

        正是一份又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累积成了无穷的勇气和动力,让潘旭华的创造从边缘站到前沿。(本报记者 靳晓燕 本报通讯员 王小民 陈仁伟)

 

 

《浙江日报》电子报链接http://zjdaily.zjol.com.cn/html/2013-01/08/content_1946569.htm?div=-1

编者按 对武义县柳城镇的潘旭华而言,种种“不可能”集于一身,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可能”,他的成果领跑世界精密机床的核心研发。他的科研故事能否成为求解“钱学森之问”的钥匙?新年伊始,我们关注一位草根科学家成长的土壤、态度与方法。

        国家863项目为何给了一个“三无人员”?

        一位个体户怎么会有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

        又是什么让一个千万富翁倾尽家财做科研?

    三问“潘旭华现象”

本报记者 王婷

通讯员 陈仁伟 王小民

31年前,中专毕业的潘旭华被分配到金华柳城镇上的武义县机引犁耙厂,16岁的他以为自己会和农具打一辈子交道。

31年后,他却主持完成了国家“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科研成果击败了英国、日本的同类机床,成为世界之“最”,这时的他已被浙师大破例特聘为教授。

一个自嘲“连县城都没去过几次”的“乡下人”,为什么能领跑世界精密机床的核心研发?

带着疑问,我们走近科学人潘旭华,看到了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光明前景,也触摸到了我国科研人才培养中的种种无奈。

好似天方夜谭,却为偶然中的必然。

向梦想发起冲锋的号角,永无停息。

特殊跑道——

大专院校挤破头都难拿到的国家863项目,为何给了一个“三无人员”?

一个月前,一场世界最高精度磨床的擂台赛,在上虞春晖集团的厂房里进行着。

在场专家都觉得,这会是一场很悲壮却没有悬念的比拼:英国、日本的先进机床精致得像一台豪华轿车;潘旭华领衔研发的本土机床简陋得更像一台拖拉机。

然而,在时间、速度对等的情况下,相同零部件的加工精度,本土机床优于国外最先进同类机床。

一锤定音,“土机床”战胜了“洋机床”,潘旭华研制成功世界最高水平的随动磨削机床!

一根头发丝的直径大约是8微米左右,潘旭华的机床重复定位精度达到了0.6微米,相当于每次用一台起重机操作穿针眼,居然百发百中。

这意味着,今后汽车发动机等产品都可以用上物美价廉的国产货,精准度还可以超越洋货。

奇迹诞生的背后,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国家“863计划”史无前例地选择了一个“三无人员”,承担了科技部最迫切想解决的“汽车曲轴随动磨削机床及其相关工艺”项目。这个“三无人员”就是潘旭华,那场擂台赛就是这个项目的最终鉴定会。

“三无”是指无大专以上学历、无任何职称、无正式立项项目研究经历,这些对科研人才要求的“硬杠杠”,潘旭华一个都没有。

在863项目网上系统申请填报项目时,潘旭华的学历、职称等都不符合严苛的申报条件,许多表格没法填,科技部专门为他更改了网络填报系统。

虽然争论纷纷,科技部却拍板把863项目给了他。这种信任源于何处?与上海机床检测中心和国家机床检测中心的两份检测报告有关,报告记录了潘旭华发明的液体静压导轨的测试结果。

当看到报告中那一组国际领先的关键测试数据,科技部的内行人大吃一惊。高新技术产业化司司长冯记春、副司长戴国强当即决定,会一会这位“奇才”,因为数据显示,当时的潘旭华已经解决了磨床加工精度的基础问题,这是国内尚未被攻破的难关。

会面后的第10天,科技部就派专家实地调研,可是第一、第二批专家都“抗拒”了科技部的“荒唐”指令,因为没人相信,在浙江偏僻小镇里的一个中专毕业生,能搞定高校和科研机构几十年都没研发出来的机床工艺?

一种害怕失败的思维,使人们更愿意追捧成功的教授、科学家,而不会去选择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

直到科技部“死命令”下来后的40多天,第三批专家才来到了浙江。

看完产品后,所有的人都沉默不语。“全中国只有他造出了世界领先水平的机床!”专家组组长、北京第二机床厂总工程师陈耀昌这样评价。

就这样,科技部认定他能承担863项目!别的863项目从提出、论证、答辩到审批立项最起码要两年,而潘旭华获得的863特批文件的过程,前后用了不到半年。

在民间,像潘旭华这样的“大飞机”并不少,但很多人不仅怀疑他们的飞行能力,而且经常抱着看笑话的心态说:“你飞给我看啊!”却忘记为他们“修建跑道”。

这一次,科技部修起了一条特殊跑道,等待着“大飞机”的自由翱翔。因为有一种希望在其中:加快科技创新、振兴民族工业!

反常思维——

手下只有农民工和下岗工人的个体户,怎么会有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

也许没人相信,潘旭华的“研发团队”就他一人,而配合他制造出世界先进机床的工人则是柳城镇一批三四十岁的农民工和下岗工人。

有一幕或许能说明点问题。潘旭华为学生讲解自己研发的机床原理,只花了短短5分钟在黑板上画了一张图,台下的人全部发出惊叹声,紧接着是掌声,他们大呼“这是一次革命”!因为他们看到了教科书上从未出现过的方法。

同样,在看完潘旭华研制的液体静压导轨后,就有专家直言:“关于静压导轨的大学教科书要重写!”

我们的教育习惯于“从众”,热衷于大家的想法是否认同。而很多时候,创新恰恰是小众的思维,属于少数派。

没有大学教育背景的潘旭华最不喜欢“从众”,他经常反思维行事,别人从简单的开始做,他偏从最难的开始做。因为根本没接触过教科书,他常常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方法。

当年在犁耙厂时,潘旭华就是最年轻的技术骨干,被同事誉为“能解决任何技术难题的怪才”,他发明了特别适合南方水田耕作、省时省力的耕耙犁,仅花了两周时间就成功设计出易于山区水田耕作的圆盘犁。

犁耙厂后来解散了,潘旭华那时已经凭着聪明的脑袋办起了3家工厂,仅用不到两万元资金就制造了市值五六十万元的螺旋伞齿轮铣齿机,他创办的南方齿轮厂是柳城最知名的企业。

“科技研发就是一个需要不断出错、让自己能力提升的过程。”潘旭华认为,自己的优势也许只是比别人多想100种方法,有些想法是很荒谬的,但绝不是胡思乱想,要不断尝试,实践出真知。

不同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潘旭华这名“个体户”什么事都说干就干,无需走程序,效率特别高。

一天,他发现从江苏常州买来的电机有问题,当天中午就驾车赶赴常州,更换后连夜赶回武义,第二天,新的电机就投入使用了。

潘旭华的研发从来不用图纸,只在脑海里建构模型。通常,会在草稿本、小题板甚至车间地面上画一些草图,把自己的意图告诉工人后,就让他们按他的想法去生产。这些看似简单粗糙的做法,很多专家也许不屑一顾,但却极大地提高了研发的效率和执行力。

“我的团队没有多余的人,只有放在什么合适位置发挥更好作用的人。”潘旭华的28名员工就是最合适的“零部件”,他们被组成了一台“高效随动的机器”。

心怀梦想——

是什么让有千万资产的老板倾其所有做科研,不惜沦为“负翁”?

在接下863项目之前,潘旭华有3个厂,是一个拥有数千万资产的小老板。

完成863项目后,潘旭华从千万富翁变成千万“负翁”,还得了甲状腺癌。

很多人说他傻:科研型的老板少见,为科研敢于倾尽家财的老板压根就没见过。

但了解他的人说:不!梦想因行动成真,潘旭华是心怀梦想的人。

在生产实践中,潘旭华发现国产的精密机床根本无法与国外的竞争,这是诱使他投入科研的初始原因。

而在接下863项目、拜访专家教授后,他更是震惊:真没想到我们的机床工业落后到如此地步。

于是,为振兴民族工业的梦想而来,一切的付出,都与自身利益无关。

“科技部过去都是直接从教授、博士中挑选人才,授予项目,现在要尝试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你就是第一人!”科技部冯记春的话,更让潘旭华下定了决心。

国家既然把沉甸甸的责任交给自己,就要对得起这份信任,为“民族工业和国家大义去拼”,即使倾家荡产、碰得头破血流也值。

自从接下863项目,工人詹为群经常在凌晨两三点接到潘旭华的电话,“他会给我讲解正在攻克的技术难题和机床设计的下一步思路。”詹为群知道,潘旭华的这些灵感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来自日思夜想。

浙师大俞红祥博士给潘旭华做了3年助手,他回忆说:“研发中,往往一个零件就是几十万元的投入,只要科研需要,潘旭华花钱购买这些零件眼睛都不眨一下。但他自己的生活却能省就省,常常吃泡面,用的还是200元的手机。”

潘旭华的女儿说,父亲有点像乔布斯,做事专注起来近乎痴狂,“家里有一个‘密室’,全是机器零部件和图纸,他经常躲在里面,很长时间不出来。”

科研是一个需要不断尝试、出错、纠正、定位的过程,这种“试错”的代价需要大量的投入。为了完成 863项目,潘旭华先后卖掉了两个工厂,只留下一个进行研发。他把卖厂得来的5000多万元资金全部投到正在研发的项目,还背了上千万元的债。

2012年6月,潘旭华被查出患有甲状腺癌,而做完肿瘤切除手术刚满10天,他又奔波在科研路上,“这点病不算什么,项目完成就好。”

或许,正是这种执着、痴狂、自信和责任,这种强烈的使命感激发出的精神状态,成就了潘旭华。

梦想在放飞——如果有朝一天,我们写就一部振兴民族工业的壮丽史诗,希望“潘旭华”们的努力,能成为史诗中令人动容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