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智汇乡村·质启未来” |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 —— 智能制造学院实践团探寻三州乡:乡土文化与特色产业共绘振兴蓝图

发布日期:2024-07-31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了深入学习并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精神,以及更好地指导和支持青年学子围绕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化理解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实施路径,智能制造学院特于2024年7月6日至8日组织了一次赴天台县三州乡的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社会实践团队旨在探索三州乡在文化与产业发展方面的振兴之道,并通过实地考察、学习,进一步领悟乡村振兴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意义及其实施策略。希望通过亲身体验与调研,学生们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州乡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县域西北部,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乡镇,三州界碑就在此地,故有一脚踏三州之说。该乡是一个以茶产业和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支柱的地区。通过大力发展茶产业并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该乡实现了经济与文化的双轨并进式发展。

该乡拥有15800亩的茶园,‌人均茶园面积位居全县首位,‌有5000余人从事茶产业,‌占全乡人口总数的50%以上。‌三州乡‌成立了特色茶产业联盟,‌并大力推进茶品牌建设,‌推动茶产业跨越发展,‌打造山区经济发展增长极。除了茶产业,‌三州乡还拥有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包括“天台坐唱”、‌“三州吹打”、‌“牛腿琴制作技艺”等,‌这些非遗文化项目不仅展现了地方文化的多样性,‌也为三州乡的旅游发展和文化传承做出了贡献。

乡土文化资源激发振兴新功能

1、“传承非遗老技艺,激活乡村新动力”

7月7日,实践团队到访了三州乡的道士岩村,在裘书记的带领下,走进了道士岩村文化展览馆,深入了解并学习了三州乡独具特色的“三非遗”、“四特色”及“五传统”,以此作为探索该乡文化与产业发展奥秘的起点。

"三州吹打",又名道士岩吹打,是三州乡道士岩村的一项传统表演艺术。这项历史悠久的民间吹打乐,广泛应用于当地的婚礼、丧葬、开业及庆寿等重要场合,并在天台、新昌、磐安等地的庆典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融合了绍剧、高腔等戏剧元素,风格热烈喜庆、豪爽大气,兼具抒情与诙谐。

传承了上百年的"三州吹打",不仅见证了乡村文化的发展历程,其古朴而富有乡土气息的传统曲目也反映了当地民众的审美情趣与美好愿景。近年来,"三州吹打"频频亮相于县市级的重大活动,已成为三州乡独具特色的文化标识。

在初步了解道士岩村的文化特色后,实践团与非遗传承人田书记会面、座谈。田老师热情地接待了学生们,并倾情介绍了“三非遗”的由来及变革,以及自己在非遗传承中的点滴故事。

田玉溪,现任浙江台州天台道士岩村党支部书记,同时也是“天台坐唱”、“三州吹打”、“牛腿琴制作”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曾是舟山市小百花越剧团的成员,2000年响应乡政府号召回归家乡,致力于乡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

田书记定期组织非遗文化展示与教学活动,不仅在村文化礼堂内进行表演与排练,还亲自到三州学校宣传非遗文化,旨在激发年轻一代的兴趣,确保这些文化遗产得以世代相传。通过这种方式,田书记不仅是在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更是在用非遗文化讲述乡土故事,助力乡村振兴

此次,田书记还亲自为实践团的同学们展示了吹打乐的精彩表演,令大家大开眼界。见同学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田书记更是热情地上前指导和传授技艺,这份亲身的教学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实践机会。

随后,田书记向同学们展示了"天台坐唱"中的伴奏乐器——二胡以及因其形似牛大腿而得名的"牛腿琴"。他解释道:“无论是吹打还是坐唱,这些表演形式都非常讲究各种乐器间的和谐与配合,共同营造出一种欢快喜庆的氛围。”

在观赏表演并与这些乐器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同学们表示这是他们首次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这些乐器的演奏,并有机会亲自尝试演奏。特别是当田书记介绍了牛腿琴的制作材料和精细工艺后,同学们对传统手工技艺的精湛和绝妙赞叹不已。这种亲身体验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激发了他们对于传承和发展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的热情。

结束了非遗吹打乐的欣赏和学习后,实践团的同学们有幸受邀至田书记家中,得以与其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在交谈中,田书记深情回顾了自己2000年回到村里的那一刻,讲述了这些年村子是如何逐步发展起来,变得越来越好,话语间充满了感慨。谈及当地的西瓜产业和茶叶产业时,田书记一脸自豪地侃侃而谈,那份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实践团成员们被田书记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所打动,也对其为道士岩村发展所做出的不懈努力深感敬佩。

本次深入三州乡道士岩村的非遗文化学习体验之旅,不仅让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当地“三非遗”的独特魅力,更重要的是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田书记的热情指导和精彩演绎,不仅为同学们打开了通往传统文化的大门,更激发了他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热情与责任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不仅能提升乡村的文化软实力,还能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践团队深刻体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一项文化使命,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

最后,学院实践团还与道士岩村进行了大学生实践基地合作授牌仪式。此次共建合作旨在通过共建平台,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当地乡村产业、文化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青年学子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在实践中不断成长成才。

2、“墨舞乡村,书法艺术助推文化振兴”

7月8日上午,实践团一行来到了位于三州乡的牌门村,这个被赞誉为“书法村”的古村落。

牌门村位于三州乡西面,是一个千年古村、千年文化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牌门村也是台州市文明村;2005年获评生态和谐村;2014年成功创建美丽乡村;2015年被授予“浙江书法村”;2007年被评为市级小康建设示范村,同年牌门五星级文化礼堂入选全省“100个优秀文化地标”;2018年获评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村。

牌门村是天台县第一个省级书法村,有中国书法协会会员2名,5名省书法协会会员,17名市县书协会员。村内陈氏宗祠内设有书法展览厅、书法拓本62幅;村口长廊兼有名家书法石刻48幅,村外希望小学墙外创作大型书画20幅。

这里不仅自然风光秀丽,更是一处充满艺术气息的人文景观。实践团步入牌门村,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诗意与画意的世界。路两侧的文化墙上都留下了书法印记,随处可见的石碑和木牌上刻写着历代名家的墨宝,书法长廊里的每一幅作品都透露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走在古色古香的街巷中,仿佛每一条石板路、每一堵青砖墙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而空气中似乎也弥漫着淡淡的墨香,让人感受到这个古老村庄宁静又深邃的艺术氛围。

自从启动清廉村居建设以来,这个村庄便以“书印牌门”为主题,以“勤俭修心、清正自省”作为村训,将悠久的书法文化和历史典故融入日常生活中,打造出“一堂一廊一路”的书法特色景观带。在这里,翰墨飘香、清风徐来,人们在欣赏书法的横平竖直间体悟为人处世的哲理。为了进一步弘扬这一文化传统,村里还成立了和合清廉书院,并成功举办了两届清廉书法展览。

社会实践团在走访调研牌门村后,一致认为牌门村拥有独特而深厚的文化资源,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制定一套围绕书法的文旅方案。团队成员建议,应积极开展以书法为主题的特色文化旅游业,以此来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带动乡村文化的振兴与发展。通过挖掘和展示牌门村的书法文化,不仅可以增强游客的文化体验,还能提升乡村的整体形象。此外,社会实践团还提议,可以通过举办定期的书法展览、开设书法课程以及设置互动体验区等方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

通过此次对牌门村的走访,社会实践团成员们不仅参观并感受了当地浓厚的文化氛围,深入了解了牌门村的历史发展脉络,还学习了如何通过传承和发展书法艺术来带动乡村文化的振兴与发展。这次经历不仅拓宽了学生们的眼界,也启发他们思考如何结合新的思路与创新方法,助力牌门村进一步做大做优乡村文化振兴事业。

产业兴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1、“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三州乡高山茶产业提质增效探索”

产业兴,则乡村兴,为进一步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7月6日上午,实践团师生一行在学院党总支书记楼建忠带队下,来到三州乡政府,围绕当地特色高山茶产业发展,开展农机合作相关洽谈,三州乡党委副书记王达、党委委员、宣传部长徐赛君等参加活动。

洽谈中,三州乡党委副书记王达对实践团一行表示了欢迎,并就三州乡的基本情况和特色产业做了详细介绍和推荐,具体就当地茶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态势进行详细介绍,过程中他提到,当地的茶产业链经过多年发展,趋见成熟,各规模的茶企基本都能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但目前产业自动化水平更新还有一定提升空间,因此希望借本次契机,通过人才互联共建机制,科研机械助力,整合多方资源,助力三州茶产业链有“新质”提升,共育新时代青年人才。

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书记楼建忠对此表示,三州乡依靠地势特点,大力发展高山茶等特色产业,带动当地居民增收致富,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实做法,高校校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主阵地,未来在这方面同样要通过多样化的举措来实现青年人才能“上马”、科研项目能落地,将论文、专利写在祖国的大地上,通过科研创新、社会实践等团队师生的赋能,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助力当地茶产业链的高效能运作,为乡村农业新质生产力贡献青春力量,希望未来双方加强合作交流,实现互利共赢,共谋新质发展。

2.青年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三州乡高山茶产业提质增效调研

为更好开展后续助农合作事宜,提前做好调研工作,7月7日,实践团首先来到了三州乡石岭村的天台步云茶叶有限公司进行走访调研,据公司负责人梁钢枢介绍,步云是当地的代表性茶企,规模较大,近年来逐步引入了半自动化、自动化加工生产线,极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品质,队员们在走访中和介绍中了解到,步云公司采用半自动化生产流程,这一创新工艺集成了先进的温度控制系统,实现了对生产环境温度与湿度的精准自动控制,确保茶叶在加工过程中能有效控制筛选。此举不仅显著提高了加工效率,还严格保障了茶叶品质的一致性,彰显了公司在传统与现代技术融合方面的卓越成就。在这里,高山茶的生产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原料的精挑细选到成品的精美包装,每一个环节都透露出匠人的用心与智慧。

紧接着,团队还来到了三州茶市及周边进行走访调研,了解当地茶叶销售和推广的态势,据负责人介绍,这个投资300万元改造的山区茶叶交易中心,辐射周边三地,最高日交易额达130万元,年交易额超亿元。队员们认识到茶市作为茶叶集散地的重要作用,在与负责人交流中提出,可通过增加应季茶叶交流活动,提高茶市场利用率,有利于增加当地居民、茶企整体收入。

为进一步推动当地茶产业的发展,石岭村成立了茶叶共富工坊。该工坊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配备50多台专业制茶设备,工坊为茶农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条件:一个摊位一年的租金仅为300元,加工用电的价格也仅为0.22元/度。这种安排不仅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增长,还极大地降低了茶农的制茶成本,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

在工坊内,队员们从步云公司负责人处了解到,当地目前的茶叶采摘方式主要还是以手工采摘为主,碰到春茶上市高峰期,鲜叶急需下树,农户们、企业都要加班加点来满足茶叶上市要求,效率还有待提升,此外目前农户们主要还是以春茶种植采摘为主,夏秋茶价格低于春茶,人工采摘费用在茶叶生产成本中占比居高,导致夏秋茶利润空间缩小,会影响茶农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很多茶园在夏秋季节弃采。针对以上两点,有队员提出,如果能使用采茶机,降低劳动强度,老人也可轻松采茶,夏秋茶不再弃采,还能提高采茶效率,目前国内已有相关采茶机在应用和更新中。听完后,负责人表示后续要加强与地方政府、院校交流合作,为茶产业的发展和机械化水平提升带来新质动力。

调研最后,实践团代表学院与石岭村企业代表进行了大学生实践基地共建揭牌仪式,旨在加强后续校地交流,为青年学生实践提供优质平台,给乡村产业振兴带来新思路、新技术,真正摸透乡村振兴的产业之“道”。

3、“民声汇聚,助力振兴”

为深入了解三州乡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产业与文化发展现状和需求,实践团深入各个村落,与村民亲切交谈,了解人们对当地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的看法与建议。村民们表示近年来村庄的特色产业和文化传承发展成果显著,例如茶叶、高山西瓜的种植,以及红色资源景点的开发利用,结合民俗的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为地方发展带来了经济与社会效益。同时,村民们还就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景点景区维护提出了完善建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团成员们在调研访谈过程中,真切感受到了三州各地的发展状况,当地政府通过各种措施积极推动乡村振兴,增强了村民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队员纷纷表示今后要更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建设当中去,从点滴做起,用自身专业和长处为其赋能。

调研结束后,实践团队还去到了村民家中开展了消防常识、防诈骗宣传活动,队员们特别提醒村民们要关注家庭用电安全,避免火灾隐患,并教授了一些实用的家庭防火技巧。同时,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帮助村民们了解最新的防诈骗知识,提高了大家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能力。村民们积极参与互动,纷纷表示这样的宣传活动非常必要,不仅让他们掌握了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还学会了如何识别和防范诈骗行为,为日常生活提供了安全保障。

三州乡目前已形成了以茶叶、文旅、高山果蔬等为主的主导产业,其中茶叶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还促进了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发展。书法文化、红色文化、吹打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如珍宝般散落其间,为乡村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可开发资源。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对三州乡独特文化和产业发展模式的深度探索,同时也是对青年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一次宝贵机会。

面对乡村振兴这一国家战略,青年学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通过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参与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青年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未来,智能制造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将继续探索更多样化的途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及产业创新发展融入到实践中去,让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和乡土资源焕发新的活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共同书写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新篇章。


版权所有 © 2019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学院      浙ICP备15022814号-2  浙ICP备15022814号-3   

联系电话:0571-87773064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28号      邮编:31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