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锋,如不朽丰碑,屹立在岁月长河;似明亮灯塔,照亮道德征途。出差一千里,好事做满车,他用无私善举诠释奉献真谛。3月23日下午6点,智能制造学院社会实践部在4号楼206教室举办“雷锋精神读书会活动”。
“雷锋”:一个永远的名字

雷锋(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兴,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兵。生于湖南省望城县安庆乡,从小父母双亡,于1957年加入中国共青团。
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人民的勤务员,为了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幸福,哪怕高山、大海、巨川,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入火海进刀山,我甘心情愿,头断骨粉,身红心赤,永远不变。”雷锋始终将自己当作人民的勤务员,愿意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付出一切。
雷锋精神: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

时代变迁,雷锋精神熠熠生辉。抗疫战场的无畏冲锋,救灾现场的全力救援,志愿活动的默默付出,皆是雷锋精神的生动回响。活动中通过观看影片、分享雷锋事迹、身边励志小故事等方式进行,讲述了雷锋的故事,和流传至今的雷锋精神。

凝眸处如有星火跃动,同学们眼底流转的感动与尊崇,是对精神丰碑的仰望。雷锋精神以不朽之姿凝成故事与箴言,镌刻于民族记忆深处。从三尺讲台到街巷阡陌,绵延数代的传承穿透岁月长河,在新时代文明沃土中生生不息。
总结

传承雷锋精神,不是简单的复述故事,而是让温暖在手中传递,让善意在脚下生根!青年们,让我们传承这精神火炬,以点滴善举汇聚大爱海洋。从身边小事做起,将奉献刻入灵魂,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激荡更强音!